中国岁时酒俗之元旦与春节
元旦与春节
现在,大家在称呼的“元旦”,是指公元纪年的每年第一天,也称新年。其实“元旦”一词历来是指中国传统的农历正月初一,又称作上日,元日,朔日,元正,正日,正旦,正朝,三元,三朔,三朝等等。1911年,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的大清王朝统治,废除夏历,1912年1月1日,建立了中华民国,决定中国开始采用公历,每年以1月1日为“新年”,但当时还不称作元旦。1949年9月27日,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决议,决定仍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元历法,并将公历1月1 日正式定为“元旦”。为了区别中国传统的农历正月初一与公历1 月1日,就专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,而不再称“元旦”了。
元旦,元的意思为开始,旦意思是早晨,元旦即是每年初始的日子,即每年的第一天。我国殷商时代的青铜器上就有“旦”的象形字了。南朝梁萧子云《介雅》诗中有“四季新元旦,万寿初今朝”的诗句;《晋书》中有“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,其实正朔元旦之春”的记载;唐徐坚《初学记》引隋杜台卿《王烛宝典》有:“正月为端月,其一日为元旦,……亦云三元”,三元的解释就是“岁之元,时之元,月之元”;同样从年季月日几个方面考虑,还称元旦为“三始”、“三朝”等,《汉书·鲍宣传》有“今日蚀于三始,诚可畏惧。”其注为:“正月一日,为岁之朝,月之朝,日之朝;始犹朝也。”;南宋吴自牧《梦梁录》应该说是古文献中记得最为清楚的:“正月朔日,谓之元旦,俗呼为新年。一岁节序,此谓之首”。
据文献资料记载,我国过年的习俗最少已有4000余多年的历史。从虞舜时就有过年祭天的习俗,《尚书·舜典》载:“月正元日,舜格于文祖。”意思大概是帝舜在正月的第一天,向大祖尧祭礼祈祷。人们就把这一天作为岁首,这大概就是农历正月初一为新年的由来。我国在汉武帝之前,正月初一这一天,实际上是不统一的。夏朝的夏历以元月为正月,商朝的殷历以十二月为正月,周朝的周历以夏历的十一月为正月,秦始皇统一中国后,又以夏历的十月为正月,为避秦始皇嬴政名讳,称正月为端月。即十月初一为一年的第一天。这就是史书中所说的“夏朝建寅,商朝建丑,周朝建子,秦朝建亥”。到汉武帝时,司马迁以夏历为基础编写了《太阳历》,固定以孟春之月即夏历的一年第一个月为正月。自汉到清直到现在的农历,一直采用夏朝的历法。现在大家所称的阴历即夏历,也称农历(因为夏历是按农时来制订的)或旧历。以下文中所说的元旦、春节皆指传统意义上的同一天。
既然是一年的第一天,人们就会以此为契机,举行各种重要的活动,以示新的一年平安顺利,心想事成。而所有的一切活动与仪礼,最终归结为人之饮食。人惟有通过饮食才能从事其它活动。这符合唯物主义理论,也即人们首先必须满足基本需求,吃、喝、住、穿。吃喝是维持生命之根本。就饮食的文化因子而言,日常的解饥饱腹并无太多的文化内涵,而礼俗活动中的宴筵才是饮食文化最充分的体现,这些与仪礼活动相结合的宴筵在入席前,加入各种体统的祭祀仪式,酒便为礼而设。作为礼俗重要的分支岁时酒俗,更是体现优秀文化的主体。岁时酒俗活动成为饮食文化中酒文化蕴育发展的载体和机制。
岁时元旦、春节的酒俗中,与其它岁时酒俗一样,以饮酒习俗与仪礼酒俗为主要的二个方面。
饮酒习俗
元旦、春节的饮酒,最初应该是为了驱恶辟邪,发此来达到与满足人们对一年的美好向往与袪病健身的目的。汉代崔寔《 四民月令·正月》中有:“正月之朔,是谓正日,及祀日。进酒降神毕,乃家室尊卑,无小无大,以次列坐先祖之前,子、妇、孙、曾各上椒酒于其长,称觞举寿,欣欣如也。”晋宗懔《荆楚岁时记》中有“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。《春秋》谓之端月。鸡鸣而起,先于庭前爆竹,以辟魈恶鬼。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,进椒柏酒,饮桃汤,进屠苏酒,胶牙锡,下五辛盘,进敷于散,服却鬼丸,各进一鸡子。次弟从小起”。从历史记载可以看出,元旦饮酒的习俗由来已久,且有一定的程序与要求。
从上述的二部典籍中可知,春节饮酒习俗在汉代已成定俗。且春节所饮酒也是有讲究的,这其中的柏酒、椒酒、屠苏酒则是春节应该有的入于网友输入于仪礼的酒品。
柏酒,是一种用柏叶浸制的酒。柏树为长青之树,所谓“松柏长青”,被古人取作长寿的象征。其中柏叶可入药。《汉官仪》云:“正旦饮柏叶酒上寿”。明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则双指出辟邪的作用。记有“柏性后凋而耐久,禀坚韧之质及多寿木,所以可入服食。道家以之点汤常饮,元旦日以浸酒避邪,皆取于此”。可见,柏酒在新年开始日饮,一为长寿,二为避邪。乃吉祥之酒,当然非饮不可了。
椒酒,是用椒籽浸制的酒,崔寔认为“椒”是玉衡星精(“玉衡”星为北斗第五星,是寿神之一),吃了以后,能使人身轻耐老。古俗元旦这一天,子孙向家长进椒酒,意在祝吉祈寿。汉代宫廷取其温、香、多子特点,各泥涂抹于宫室,后则用于新春祝颂。《四民月令》中就有“正日子孙上椒酒于家长,称觞举寿”的记载。
如果说柏酒、椒酒属于岁时大吉大利之酒,兼有辟瘟养身之功的话,那么屠苏酒则纯粹是一个虚名而已,然此虚名且远比椒柏酒要流传得广与远。为什么呢?这要从隋唐说起。唐以前元日均饮椒柏酒,并无屠苏酒之名。根据史书记载,隋末唐初有一位传奇式人物孙思邈,他“道合古今,学殚数术”,精通医术。古代的医术又多与道术、法术、巫术等揉合在一起,孙思邈也不例外。他虽有鄱阳公主庄园作为行医之所,然他偏用“屠苏”作为行医的医所之名,以此表明他不慕荣华,济世救人的风范。由于孙思邈的屠苏所中有辟瘟疠之酒方,且主料也是椒桂、大黄等,元旦饮用便顺利成章。从此中国的各类典籍中才有了屠苏酒的记载。如唐朝顾况有“手把屠苏让少年”,方干有“才酌屠苏定年齿,坐中皆笑鬓毛斑”,宋朝苏轼有“但把穷愁博长健,不辞最后饮屠苏”,明代袁宏道有“乌纱新楼汉宫花,青奴跪进屠苏酒”等等的诗句。其中宋代王安石的《元日》诗最为有名:“爆竹声中一岁除,春风送暖入屠苏。千门万户瞳瞳日,总把新桃换旧符。”许多解释均把“屠苏”诠释为酒,其实诗中也是指屋。意思是春风送暖意进屋来,决不可能让春风把温暖送到酒里去。只是因为元日要饮屠苏酒,就把此中的屠苏也释为酒了,不知贻误了多少子弟。明代王士祯民《临江仙·元旦醉题》中的“拨乳屠苏新绿泛,金花巧胜初裁。”与周履靖的和词中“屠苏才掬处,春色入门来。”这里的屠苏是酒。虽然周履靖的句子,可能就是从王安石的句子中变化而来的。
元旦饮酒的习俗在中国的历史上多有记载,也十分明朗。如南北朝诗人庾信的《正旦蒙赵王赍酒》中有“正旦辟恶酒,新年长命杯。柏叶随铭至,椒花逐颂来”的句子;唐代杜甫的《元旦示宗武》中有“飘零还柏酒,衰病只藜床”;宋代陈适的《闻师文过钱塘》中有“椒酒须分岁,江梅巧借春”;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中则有“椒柏酒:元旦饮之,辟一切疫疠不正之气”;清代潘荣陛的《帝京岁时纪胜》中“元旦”一条中记有:“士民之家,新衣冠,肃佩带,祀神祀祖;焚楮帛毕,昧爽阖家团拜,献椒盘,斟柏酒……”;新中国成立之初,董必武有《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》诗:“共庆新年笑语哗,红岩士女赠梅花;举杯互敬屠苏酒,散席分尝胜利茶。 只有精忠能报国,更无乐土可为家;陪都歌舞迎佳节,遥视延安景物华”等等,都说明历史上从未间断元旦饮酒的习俗。
元旦、春节饮酒最迟在汉代已经盛行,新年第一天早晨,先进行祭祀仪式,以祈求一年风调雨顺,合家平安。再燃上能让气氛热烈的、噼里啪啦作响的竹子。后因火药发明,用纸筒代替竹子,仍称爆竹。燃放爆竹当然也是为了驱鬼辟邪。发展到今天,我们称为开门炮仗。然后,家中不分尊卑,全家列坐在先祖神位前,然后开始饮酒,从最小的一位开始。因为小孩新年长一岁,是家中的希望要先饮,年长的人新一年代表了留下的时间又少了一年,是失岁,故要后饮。以后由于时代发展,许多繁琐的程序进行了简化。又由于科学的进步,早晨饮酒对人并不好,故早晨饮酒的习惯就慢慢改变了。但饮酒习俗且越发盛行,潘荣陛的《帝京岁时纪胜》中有“纵非亲厚,亦必奉节酒三杯。若至戚忘情,何妨烂醉!俗说谓新正拜节,走千家不如坐一家。”说明当时饮节酒,不在乎喝多,只在于热闹与高兴。宋孟元老撰的《东京梦华录》上也有“正月一日年节,……向晚,贵家妇女纵赏关赌,入场观看,入市店饮宴,惯习成风,…… 小民虽贫者,亦需新洁衣服,把酒相酬尔”。这可说明,宋代京城元旦穿新衣,晚上宴饮酬酒已成风俗习惯了。
到今天,春节仍然是饮酒最为火爆的日子,白酒、黄酒、红酒、保健药酒,春节期间是最为旺销的时期。传统习惯与程式随历史进步,时代变迁不断演进。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,这元日、春节中的欢乐饮酒且是愈演愈烈。
仪礼酒俗
根据《尚书·舜典》记载,帝舜在正月的第一天,向大祖尧祭礼祈祷。到周代春耕祈年的祭仪已发展得很成熟。《国语·周语上》详细地记载了周天子祭春典礼:“及期,郁人荐鬯,牺人荐醴,王裸鬯,飨醴乃行,百吏、庶民毕从。及籍,后稷监之,膳夫、农正陈籍礼,太史赞王,王敬从之”。意思是到了这一天,酿香酒的献上香酒,宰畜人献上甜酒。王把香酒洒到土地上,并饮用甜酒后出发,百官百姓都恭敬地跟着。来到举行仪式的土地上,农官负责监察,做吃的和负责耕作的报告仪式进展情况,太史公引导大王具体操作,大五天恭敬地按太史公的说法行事。事后众百官与百姓共享祭品,共饮美酒。
汉代以后,皇宫公祭的仪式开始改为百姓家庭过大年,主要仪式一是驱鬼,有贴桃符、画符、放爆竹,二是饮椒酒、柏酒,后全称为饮椒柏酒。后有“春正月饮酒、茹葱,以通五藏也。”从祈求辟邪、平安、长寿发展到保祐身体健康。唐以后由于神医孙思邈的屠苏医所中的辟邪方,许多人便称椒柏酒为屠苏酒了。民间活动,晋以后开始有请神、迎神、送神及游祭、舞狮等趋于娱乐性的避邪活动,形式以庙会形式,以此来烘托新年节庆的热闹气氛。我国许多地方,尤其是农村,春节期间至今仍然流传着这种传统的活动形式。
春节七日假期,也是有相当深的渊源,从隋时始到汉时开始流行。董勋《问礼俗》记:“正月一日为鸡,二日为狗,三日为羊,四日为猪,五日为牛,六日为马,七日为人。”据说这是从女娲创世神话发展而来的,女娲先用泥捏了六畜,最后捏出了人,于是世界便诞生了。所以中国传统的年画,大公鸡新年贴,一可辟邪,二可报时,是中国传统的阳刚之物。而过年祭祀供品也一定要有雄鸡。用雄鸡肉下酒,可强身延年等等。现代对这一说法已基本上淘汰了,重点是突出春节走亲、拜年。
元旦、春节还有一个重要的文化活动,这就是“拜年”或称“贺岁”。中国传统有官方朝贺、家族拜贺与邻里互贺等形式,其内容为互道吉祥,祝愿新年顺利,对于老幼来讲,贺年又有祝贺成长顺利、生命延续的意味。贺年又称拜年,我国从先秦时期开始,一直传承至当今。《礼记·月令》记载立春日,天子率百官迎春于东郊后,归返朝堂颁布赏赐,还要共聚大堂饮“劳酒”。民间也同样,《嘉泰会稽志》有:“元旦男女夙兴,家主设酒果以奠,男女序拜,竣乃盛服,诸亲属贺,设酒食相歆,曰岁假”。《七修类稿》记沈明德“蝶恋花”词中有“炉烧芷术香云绕,贺岁亲朋,都祝新年好。焚罢纸钱,灰寒不扫,斜日半街人醉倒。”在春节拜年饮酒是非常普遍的事,如果不是很普遍也不会写出“半街人醉倒”的句子来。宋代开始为能多处贺年,开始采用“送门状”,即投贴、飞贴。发展到今天的贺年明信片,就是一种拜年方式的传承与发展。
春节的酒俗中除初一传统的节庆外,还有初二、初三祭米谷,初五破穷、送穷,初七人日的剪彩戴胜,初八的祭星,初九的天日,初十的地日,直至延续至十五的元宵节。所有这些活动与祭祀礼仪,都与酒相伴,酒,天之美禄也。